专 栏

首 页

专 栏

生命科学学院“高端学术论坛”之九十三~九十四

学术举办时间 学术举办地点
主讲人 主题

生命科学学院“高端学术论坛”之九十三

主题:中国拟南芥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时间: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上午9:00-10:15

地点: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生化楼7楼

主讲人:顾红雅 教授

顾红雅 介绍

顾红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植物学知名专家;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多样性和演化研究,基因家族的功能和演化研究,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等多项研究项目;在植物遗传及演化相关的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3部,科普专著2部,翻译教材3部;曾获北京大学第十七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金葵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技协会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等奖项。

研究方向:

1.植物系统进化学及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2.拟南芥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适应性的研究

3.植物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研究

研究对编码CHS、水稻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发现多数植物的CHS基因可被分为两类,一类进化速率较慢,另一类进化速率较快且受到正选择的作用。CHS基因在裸子植物中的拷贝数较少,而在被子植物中拷贝数变化很大。水稻中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RBBI)10个成员的系统树及编码基因的5’和3’非编码区的序列分析发现有两个结构域受到了正向选择。对长城两侧的六种植物的居群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侧的植物亚居群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证明了长城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两侧植物的基因流,或因其两侧的环境的微小差异造成了植物居群的变异。收集了全国约10个省份的30多个野生拟南芥居群,对其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树的研究表明,有一些居群可能很早就分布于中国,并在中国迅速扩张;对不同居群在逆境下的表达谱分析则发现明显的差异,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生命科学学院“高端学术论坛”之九十四

主题:植物雌雄互作信号转导机理研究

时间: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上午10:15-11:30

地点: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生化楼7楼

主讲人:瞿礼嘉 教授

瞿礼嘉介绍

瞿礼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业于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2007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记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获得第九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8年获得。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副主编,PLoS Genetics、BMC Plant Biology编委。主编和参与编著教材5本,主译教材6本。

研究方向:

一、研究植物激素的甲基化修饰与植物叶片发育(包括向光性)之间的调控关系这一科学问题;

二、研究雌雄配子体相互作用以及胚胎发生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特别是受体类激酶、多肽信号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和蛋白质降解和/或内膜运输途径在其中的功能;

三、对拟南芥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功能鉴定。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上一条:语言学讲堂第七讲暨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八讲 下一条:王锋教授主讲“名师大讲堂”第十讲

邮编:510006        邮箱:webmaster@gzh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移动网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COPYRIGHT©1999-2021      粤ICP备 0500885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