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团队: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的先进团队
来源: 作者: 编辑:杨春荣 审核: 发布日期:2019/10/28

编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广州大学注重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号召师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让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日前,广州大学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带领师生走近身边的共产党人和教育工作者,聆听他们讲述爱国、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根据现场录音,我们将各位先进典型在现场报告中讲话发布如下。

 

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永远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变初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形势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打造“教师真心热爱、学生真心喜欢”思政课为目标而建设的一支思政课教学团队。自2012年以来,团队共有2门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9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有影响力提名人物,80多人次被评为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老师”,教学团队荣获学校唯一“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团队”。

 

致敬词:

教师真心热爱、学生真心喜欢

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高品质,铸就真信仰

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是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水平高超的“超级战队”

 

做受学生欢迎的新时代好老师

自2009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连续9年被评为全校唯一“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团队”,有82人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2017年,《中国教育报》对团队进行了专题报道。

我们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理念是:铸信仰,让讲信仰的人有信仰;积学养,让讲学理的人有学养;炼修养,让讲修养的人有修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以教为本,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教学

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如刘雪松老师根据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作出解答。很多老师还有许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陈咸瑜运用理性诘问方式进行思辨式教学,吴九占老师利用MOOC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刘雪松探索学生与教师“共享讲台”的讨论式教学,张竹云老师基于学生问题进行“诊断式”教学,龚耀南老师基于生活经验的情感式教学等等。

“说有思想的话,用思想说话”,这是我院陈咸瑜老师的教学理念,他注重教学深刻性与教学吸引力的完美融合,教学效果明显,成为全校获评“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次数最多的教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在听了陈咸瑜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如此评价:“一个思想家、演说家。好老师!” 陈老师的课之所以特别受欢迎,在于其在备课过程中做出了精心的准备。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他的备课秘籍:一是以原著联通教材,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英文原著,扩展教学内容的思想张力,深挖教材的思想内涵,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挑战度、高阶性。二是以哲学透视生活,通过哲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哲学化,在生活的细微处言说普遍而深刻的哲学真理,在哲理的思辨中建构有温度、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三是精心研磨教法,通过对课堂录音的习惯性反复复盘、考究,从课堂教学涉及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课堂质感。四是坚持手写教案,及时更新补充完善积累,厚实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特色教案。

吴九占、张雪娇、张琳三位老师,为了打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

他们光设计构思就花费了4个月时间,共设计视频46个,并通过155个问题展现课程内容。在视频制作期间,他们整整一个学期没有周末,经常是工作到晚上10点。曾经为了一个2500字脚本,修改了7个小时,每个视频至少需要检查5遍。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书匠,还必须同时是研究者与开拓者。”胡宜安老师20年前就在全国创造性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课程《生死学》,并编撰了大陆第一本生死学专著《现代生死学导论》。为了增强课程感染力,胡老师曾组织学生去殡仪馆进行死亡观瞻体验,去养老院与临终医院当义工,开展农村老年人自杀情况的数据等等,让学生通过直观性的生命体验感受生命的价值与尊严。2018年,《生死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在常识里,我们常常以为对学生纪律宽松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评价,但石若坤老师在学生中却以“严厉”出名。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学生迟到、睡觉、缺勤、玩手机。石老师常说:“我能严格要求他们,表明我还爱自己的学生,我还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如果哪一天我对此无动于衷,那么我就应当离开讲台了。”石老师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她每次都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就连生活的细节也特别讲究。每次上课前,她都会精心修饰个人形象,始终保持端庄得体的淡妆;她会认真记录下每次课时的着装,而下一次则是另一番着装。她认为,教师端庄的仪表表达着对学生的尊重,向学生传递着认真的生活态度。尽管要求学生极为严格,但每学期学生给石若坤的网上评分都在95分以上,一直在全院名列前茅,她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

坚持课外交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后为学生解答思想困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责任。我们老师常开玩笑,自诩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客服”之一,只要学生问:“老师,明天有空吗?能和你聊聊吗?”标准答案永远是:“好的,没问题”。

大爱无疆,我想用来这句话来描述唐卫红老师。因为她在课堂之外,总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及时性的精神支持。4年前,一个学生在深夜给唐卫红老师发了一条信息,想找唐老师聊聊天。聊天过程中,唐老师发现了有点“不对劲”,学生反复说自己是个“不值得爱的坏孩子”。原来,这学生从小父母就离异并各自组建了新家庭。相依为命的奶奶在自己上大学不久就去世了,热恋中的男朋友又提出了分手。在生活的挫折下,这个女孩子开始对生活充满了绝望,有了轻生的念头。“我会努力让你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我总是可以出现在你身边。”在长达一年的密切联系中,唐老师深夜和她电话聊天,为她纾解内心的痛苦,帮助其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开导她……这位同学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露出了“真心实意”的微笑,并于今年顺利毕业走向了工作岗位。

这个故事是我与唐老师聊天时偶尔得知,我问她对此有怎样的感想,唐老师这样告诉我:

道德教育是一个逐渐涵养人情味的互动和心动乃至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课堂传递仅是“有效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外的生活中,德育教师始终要将角色自我与本色自我合二为一,关注学生、倾听学生、陪伴学生、解决学生生活苦恼,方能建构学生和谐心理。

“你以为的你以为常常不是你以为”,德育教师一定要有敏感的心、察觉的眼、倾听的耳,到位的言,得学生信任,解学生困惑,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学生能够想到与你诉说,与你哭泣,其实是你在她的心里放下了一个锚 ,关键时刻起到了锚定的作用。

终于有一天,你看到她带着笑说:“老师,谢谢你”。这是对德育教师最温暖的表白和肯定。

   “倾听、理解、感受、处理”,陪学生一路成长,有爱的地方就不会有荒草。

    另外,我院教师对学生的心灵关怀,也体现在为学生提供的现实帮助之中。张丽璇老师热心帮助学生就业,就成为学院的美谈。近10年来,张老师帮助20多位学生找到了工作,“我们家成了广州大学学生的家庭旅馆。”张老师的先生如是开玩笑说。张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无私帮助,也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谢,计算机专业2008届毕业生阮同学称张老师“是他生命关键时期的人生导师”,甚至为了让张老师参加其婚礼专门推迟了婚期。张老师说:深受学生朝气感染的我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激情。学生的回馈给我创造了无数个感动瞬间,美好的瞬间激励我,我相信付出的同时也会有收获。作为一名老师,我将一如既往、始终不断为学生付出。

以身示范,做学生的人格榜样

除了教书育人,我们老师自身的人格示范也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我院的老师们就是在实际行动中,为学生提供了示范,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黎庶乐老师的父亲从2016年初不幸病瘫在床,她将父亲接至身边照料,同时又要照顾小孩,并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近三年来,她先后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一、二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先后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广州大学首届“学术新锐”称号,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父亲的教诲。她深情地说:父爱如山,让我学会了负重前行。

蒋义丹老师是我校连续多年的优秀班主任,其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她爱班如家、爱生如子,辛勤奉献。2016年寒假春节,为了缓解转专业带来的情绪波动,主动给全班37位同学一一打电话,最长的一个电话打了3个半小时;坚持在每位同学生日当天的零点,为学生送上生日祝福;担任班主任工作四年期间,为班级建设亲自撰写的各类材料达到上10万字以上……蒋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高度赞誉。

我院青年博士杨柳老师独自创办了“观书苑”读书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政治学、伦理学等名著,开展读书报告分享与交流。读书会每周五举行一次,已坚持了大半年。尽管到目前为止,坚持参与读书会学习的只有4到5名学生,但杨老师说:我是为他们而坚持,如果放弃他们,也就难有真正优秀的学术人才冒出来。从杨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教师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情怀,也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的人格魅力。

   加强领导,积极营造教书育人良好生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团队,同样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良好生态的浸染。学院党委从领导干部带头、教师利益优先以及教师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强化学院生态建设。

赵中源院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负责人,为了早日实现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愿望,在给团队成员施加压力的同时,自己也带头垂范。近3年来,赵院长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在《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等一二类刊物发表高端论文5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独著2部,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指导的 2名硕士生考取博士。不管晚上多晚睡觉,赵院长坚持每天5点起床,笔耕2小时后回校上班;除非有工作安排,每周二固定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辅导。他经常说的话是:博士点申报马上就要填表,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体现出作为学院负责人的高度责任感。

学院副院长冉杰同样如此。由于近年学院教师大量退休,教师的教学任务急剧增加。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他自己首先带头,给自己分派远超学院平均工作的教学任务,有些临时增加的教学任务,为了避免给老师增加负担,他干脆自己承担了。本学期,他每周教学工作量15.5节,讲授5门课程,含2门新课。

在学院领导班子中,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任何情况下,班子成员不得与老师争抢利益。如班子成员不参加学校教学优秀奖的评选,不参加省级以下项目申报,与教师发生项目申报冲突时优先考虑老师……学院领导班子的举动,对引领学院的良好风尚起到了关键作用。

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将对教师的关心落在实处,让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坚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一直是学院党委的工作重点。即便是离世的教师,我们也会通过特殊的方式对其表达尊重。2009年,何亚平老师不幸因病离世,留下仅仅1岁3个月大的女儿丹丹。10年里,学院一直关注着丹丹的成长,办公室蔡怡青老师以及原教研室的同事们一直默默陪伴着丹丹,六一、生日都会带着礼物看望她,分享她的成才中的喜悦与烦恼……我们对已逝的何老师小孩的照顾,既体现着对小孩本身的关爱,也体现着对何亚平老师作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师的敬重。我们相信,这份爱的力量,会在我们的教师中不断传递。

最后我想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艰巨而神圣,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将砥砺前行,不断进取。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永远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变初心。(报告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罗明星)

 


上一条:我校学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一等奖
下一条:新时代灾害治理暨“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专栏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