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笔谈】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主要路径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7/11/23

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主要路径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 傅元海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奇迹。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贸易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收缩,外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长期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资源环境面临的约束日益趋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在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传统发展方式所依赖的内外部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由此可以判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路径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由如下。

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与可持续发展的激烈冲突,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之初,选择初级要素专业化战略,主要是依据经济规模小和依托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但是随着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增长的无限性和生产要素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解决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关键在于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仅仅通过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要素投入的贡献,达到降低投入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因为只有更少的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出,才能缓解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而且通过创新发现新的替代资源,避免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枯竭资源可能陷入的停滞,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保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长期满足。

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激烈冲突,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发展动力,化解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不仅仅取决于生活水平,也取决于健康的生活环境。长期依赖粗放型经营方式,高投入伴随着高排放,导致雾霾频繁、水质下降、土壤污染等成为普遍现象,进而导致食品、饮用水等安全受到威胁,这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相悖。因此,进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投入驱动发展向绿色驱动发展转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让人民享受美好生活。

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着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可避免选择了优先发展部分地区、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结果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出现且一定时期内呈现扩大趋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主要表现,如何共享发展成果,重点在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出路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着重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振兴教育等措施来大力支持老、少、边、穷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仅要解决“三农”问题,重点是加大制度改革,完善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通过产业扶持、科技扶持、教育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业,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发展机会均等。

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低质产品供给过剩与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冲突,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消费需求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数量,更在乎消费品的种类、质量、款式、品牌等,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多元化等日益突出。但是,投入驱动的发展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特点偏重于经济规模扩张、铺摊子、建厂子等,导致重复建设、产品质量低端且同质化,结果是低端产品供给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供给严重不足,高质量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个性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近年来,出现了国内产品大量过剩、居民海外购物快速增长的现象,根源即在于此。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注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高端供给短板,补产品质量短板,补个性化供给短板。重点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引进国际产品标准以提高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增加国内产品有效供给,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上一条:我校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条:我校2018年起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