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师德征文优秀作品选登】大学教师的高尚师德:价值追求、养成过程与培育方法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15/12/10

大学教师的高尚师德主要是指,大学教师在教学育人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崇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值得敬仰、学习、传承的道德规范和道德风尚等。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锻造,首先要明确其价值追求,其次还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最后还必须经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培育。

一、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价值追求

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价值追求是指,大学教师在其职业道德形成、发展、完善、丰富和提高的过程中,所追求和向往的道德价值目标,这种道德价值目标有助于大学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活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在这里,大学教师所要实现的理想人格就是他的师德素质,即师德品质和师德操守,表现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优秀品质。

二、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养成过程

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阶段。

所谓认知阶段,就是大学教师了解和认识师德的阶段。处于认知阶段的大学教师,在校园内外舆论的宣传教育和道德评价等活动的推动下,通过接受各种信息去了解社会、学校、学生所要求、肯定和排斥、否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认识它们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行为的关联性,在这些信息的对照分析中,看清自己的道德现状,明确差距及其原因,从而为自我修养提供相关的道德知识。

所谓认同阶段,就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学校、学生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目标。显然,这是社会、学校所提倡的道德原则及规范的一个内化过程,也是实质性的道德修养活动的开始。

所谓践行阶段,就是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实践,扬弃道德原则规范的抽象性与一般性,使之个性化、现实化。这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

当然,大学教师高尚师德养成过程的阶段性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这三个阶段往往是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的。况且,一个修养过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高尚师德养成过程的终结。事实上,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

三、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培育方法

高尚师德养成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教师心理上的道德困惑,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而要想达此目的,就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培育大学教师高尚师德的方法是开放的和多元的,但最根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广泛学习的方法。

培育高尚的师德,必须重视广泛的学习。一是要认真学习孔子、孟子、墨子、朱熹、程颢、程颐、王阳明等中国古代先贤关于师德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二是要认真学习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涂尔干、亚米契斯、苏霍姆斯基等西方著名教育家关于师德的精辟论述;三是要认真学习《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师德的有关规定。不断加深对大学教师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理解,不断提高善恶判断能力和道德修养的基本功。

2、省察克治的方法。

这是一种自我解剖或自我批评的方法。“省察”是指经过反省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和习惯;“克治”是指,整顿和克服省察出来的不良倾向和习惯。鲁迅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严于解剖自己”,人贵有自知自明,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即所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只要大学教师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即做到“反听”、“内视”、“自胜” ,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里关键是要有改恶从善的勇气,而勇气的有无又在于“心底无私”的道德境界。因此,“省察克治”既是一种培育高尚师德的方法,又是一种自我解剖的品德。

3、慎独的方法。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微,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那些道德高尚的君子,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不做有损道德原则的事情,也就是说,“慎独”首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如果说,封建时代的思想家们对“为人师者”已经提出了慎独的要求的话,那么,在今天的高等院校中对教师提出这种要求更是一种客观必然。所以,在高尚师德培育的过程中,做到慎独是对大学教师必然的道德要求。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王枫云)


上一条:我校与小谷围街联合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讲座
下一条:我校学子荣获华南区企业模拟竞争大赛三等奖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