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始建于2004年,原名为社会体育专业,2012年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09年新增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0年被学校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工作学院;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成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综合试点专业。
一、培养定位
立足于珠三角,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健康思想,坚持“政、校、企”多方协作,联合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体育人才特色培养模式,为我国全民健身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办学特色
因材施教、重点突破,分层分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从第三学期开始实行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分类培养;突出健身休闲运动,设置健身运动指导、水上运动休闲管理两个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契合岭南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已将舞龙舞狮纳入专业核心课程,成为本专业和校园文化的标志性特色项目。
校运动会上的舞龙
窗体顶端
舞龙舞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行卓越应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分类培养,两类人才要求系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备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健身运动指导、水上运动休闲管理、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卓越应用型和拔尖创新人才。前者重点强调对接未来职业岗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协同行业政企部门创新育人模式;后者重点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激励学生继续深造,推进本硕贯通培养。
四、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4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前总学分不少于164学分,且应该满足各类型课程相应的修业要求。
素质要求: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自觉意识;
知识要求:在道德、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能够基本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文献,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系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了解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能够撰写本专业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获得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裁判员等级证书,能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合贯通,开展健身类、水上运动类、舞龙舞狮等项目指导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业意识,具备创业认知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课程体系
本专业设课程丰富、全面,学生毕业修读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各类运动技术课程(如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近50门,所开课程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核心课程有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学、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游泳、羽毛球、舞龙舞狮;
拔尖创新人才专业选修课增设书法、思维导图的学习应用、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体育社会学高级教程、高级英语、体育科学前沿理论探讨等20门。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90%;具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62%;专任教师多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拥有“双师型”教师6人,国际级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4人,国际级、国家级健将运动员3人,广东省游泳救生员培训师3人,广东省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3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4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1人。
七、教学条件
体育场馆:体育场馆设施完善,大学城校区拥有体育馆1座、田径(足球)场2个、篮球场31片、排球场9片、网球场10片、游泳池2个、风雨跑廊1个、乒乓球室4间、体操房1间、体育舞蹈房1间、健身房1间、体质测试室1间、跆拳道室1间、综合运动室1间;
大学城校区的体育场馆
体育科学实验室:实验室下设6间教学实验室:运动综合评定实验分室、运动医学实验分室、运动生理学实验分室、运动解剖学实验分室、运动康复实训室、标本室,总面积520平米,总设备资产564.86万元;
体育科学实验室
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拥有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融创文旅城、东莞李永波羽毛球俱乐部、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市全建达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鸿星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泳福龙体育活动策划有限公司和广州凡华力健身有限公司等10余个校外签约实习基地。
广州融创文旅城滑雪实习基地
东莞李永波羽毛球俱乐部实习基地
八、就业发展
近三年,本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包括考研学生的录取率)在广东省同类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成绩突出,2019届就业率为92.19%,2020届就业率为92.31%,2021届就业率为93.75%。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万元以上,位于广州大学各专业前列,2020年被评为广州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社会需求量大,收入高,可选择职业的类型多样,职业转换能力强,可在社会体育指导、体育经营管理、体育培训、体育公共管理、体育教育等领域之间转换,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
就业举例:体育产业运营者、健身指导者、体育教练、体育经营管理者、体育教师、以及与体育关联较大的事业单位在编体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公务员(特别是警察)等。
考研录取重点去向: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