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奴隶制、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是人类社会的三大奴役形式。 ——恩格斯
一、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答案似乎再明显不过了: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基本的生存资料,没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身份标志,没有消费选择的自由,更别说实现富裕了……
1.为他人工作vs.为自己工作
【社会告诉我们要工作】以上这些原因可归属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前四个阶段的需求。除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生理的需要),其他的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源于社会组织、集体意识、文化等的后天塑造。比如,我们需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减少或消除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恐惧,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所以现在考公越来越流行),这是安全需要。又如,我们被教育说,劳动最光荣,不劳动是为人所不齿的恶习等,不劳动就会被排除在社会主流组织之外,没有工作就没有归属,也就少了与人建立联结的渠道,这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再如,我们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认为人的消费能力反映其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衡量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为了获得社会地位和名望,需要工作,这是尊重的需要。
其实,即便是要靠工作满足生理的需要这个最低阶的需求,也是在特定社会组织下形成的,毕竟,在农业社会中,人们还是自给自足。在雇佣劳动制中,不工作就无法获得收入,因为无产者不掌握生产资料。有产者则通过掌握生产资料掌握了他人命运。近现代社会没有给大部分人任何其他选择,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工作。
【为了自己而工作】有多少人工作是为了(甚至能够真的实现)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超越需要等后四个阶段需求的?也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工作、为了追寻美而工作,工作帮助实现了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
2.“无聊”的工作vs.有价值的工作
对工作的美学审视将工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为生计获取报酬的工作,这类工作被认为是无聊的、低级的、不值一提的,另一类是则是有趣的、高级的、引人入胜的,它带给人无与伦比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很不幸,大部分人从事的都是第一类工作,疲于奔忙,却是为别人做嫁衣。只有少部分“特权阶层”可以从事第二类工作,工作本身于他们就是最令人愉悦的娱乐,他们表现得永远精力满满,好像可以一头扎进工作里7*24小时不停歇,工作就是他们的使命。因为他们是主宰,他们是当下幸运和成功的社会精英。他们的干劲十足、雷厉风行、激情澎湃是因为比别人更聪明、更有能力、更自律、身体素质更好吗,也许只是因为他们在干自己想干的事、在为自己干事、有一众“下手”帮他们干成事而已。他们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远远超过了工作带给他们的束缚与烦恼。
也许,只有这些享有“特权”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并实现后四个阶段的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超越需要),大部分人因为并不拥有如此幸运的“特权”,他们在为别人干事、在为基本生存挣扎、在为透支身体埋单、在为不确定性的未来感到焦虑。工作带给他们的烦恼和痛苦远比在工作中收获的快乐更多。更何况,能够满足前四个阶段的需要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这样一来,boss们关于勤奋和奉献的劝谏就显得虚伪、空洞,这只不过是精英阶层想要更好掌控下属而做的主动心理投射(俗称PUA),他们不停地向非特权阶层灌输特权阶层的思想理念,还裹上了道德的糖衣。非特权阶层长期活在特权阶层的视角和话语体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特权阶层的角度想问题、干事情,误把特权阶层的理念当成圣经,为对方考虑如何盘剥自己,拿着本在对方手里的鞭子抽打自己,使得特权阶层离奴役他人的目标更近一步。看清了这一点,就很好理解,“狼性文化”只不过是老板想达到让员工无偿加班、恶性竞争目的的别有用心;“996是福报”说好听点也不过是老板们无法理解社会鸿沟的荒唐想法罢了,他们认为上层人士的热情追求、自愿选择、珍惜且拥护的“灵活性”,对其他人来说也一样是一种无上的“祝福”。
二、我们是如何被驱赶去工作的
工作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是被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
1.创造一个工作伦理,构建现代社会生存法则
【工作伦理驱使人们去工作】现代雇佣制的工作关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产生的。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想要扩大生产,就需要雇佣大量人力做工。为了让人安然接受这种新的工作制度的束缚,工作伦理就被创造了出来,首先给思维上锁。
工作伦理就是把工作这个奴役与资本增值机制上升到伦理层面。它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是规则束缚),二是不工作是一种罪恶,意味着懒惰、不思进取(这是道德束缚)。
“上层阶级希望劳动者只具有奴隶的价值——工人应该是勤勉的、专注的,永远不要考虑自己,只对主人忠诚,依附于主人,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经济中最适当的地位就是过去种植园经济时代奴隶所处的地位。我们平时赞赏的人类美德,到了奴隶身上就成为了罪恶。”
因此,如果一个老板整天训斥下属自私自利,不为公司着想,那么他大概率只是在享受当奴隶主的乐趣吧,没人比他们更自私。
【工作伦理让人们囿于工作】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驱使无产者为他们赚取资本增值,这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有产者越有产,贫穷者越贫穷。为了掩盖这种社会不公,偃息可能会爆发的社会躁乱,工作伦理再一次发挥作用。
在工作伦理的世界观里,穷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努力工作。不过,这还不够,因为社会上真真切切地存在许多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工作而致贫的人,比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客观无劳动能力的人,救助他们似乎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但对他们的社会帮助被限制在了济贫的最小范围内,这个范围的划定标准是,依赖社会救济生存的人能够获得的资源,必须低于那些最贫穷、最悲惨的劳动者。这样一来,对资产阶级有很多好处,一是能够彰显他们“关心关怀”社会最底层的不幸,给予他们救济,堵住他们的嘴;二是防止“懒散”的劳动者停止工作跑去接受救济;三是对现役劳动者发出警示——即便现在的生活再困苦,也比跑去过接受救济的日子要好——从而让人们持续工作。
2.消费主义社会下的工作伦理
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穷人
【消费主义是什么?】随着生产力大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商品过剩的问题随之出现。为了消耗掉多余的商品,达到供需平衡,就需要创造更多需求,这就是消费主义。再次购买、大量购买、不断购买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果产出下降、订单减少、街店门可罗雀,这被归咎于“消费不足”。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中,消费=好,不消费=不好,只有消费、经济增长,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反之,则是需要被救治的病症。
【消费和经济增长即正义?】消费、经济增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抑或是资本的骗局?消费和经济增长等同于更对更好?也许是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做出肯定的回答,这是因为我们似乎享受到了消费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物质更丰富,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舒适的生活——但这都是马后炮,我们无法在经济增长之前就作出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好的预测,我们是被历史的洪流推到了这个境地才感受到的。那么,立足现在,我们能对未来作出同样的预测吗?消费、经济增长下的未来是我们真的想要的吗?我们真的会比过去更好更快乐吗?此外,我们的亲身经历也不足以证明经济增长对我们大部分人更好,因为,这种“好”是纵向比较的“好”,我们和过去的同阶层的人比较,各方面条件当然是更好,但若是与同一时代的其他阶层作横向比较,结果还是“更好”吗?
【我们这个时代的穷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穷人,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穷着。315晚会后掀起的一股激烈讨论将这个问题更具像化了,住着劣质的房屋,吃的是原料不明的垃圾食品,从事透支身体的工作,看不到未来与希望……即便是有如此境遇的人,跟过去相比,那也是物质极为富足的人,算不上穷人,可是在当下,他们无疑是“新穷人”,只是时代变了,换了种穷法。消费、经济确实增长了,只不过这增长不属于他们,他们被教育要珍惜的成果也许只是增长的边角料而已。
2)工作伦理内涵的转变
【消费主义下的“新穷人”】消费主义社会里的“新穷人”指的是没有选择自由的人,也就是有瑕疵的、不完美的消费者。他们只能消费得起品质差的商品,不像富人那样拥有大把选择。在消费主义下,拥有更多消费选择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向富人的消费习惯看齐、买富人会购买的奢侈品,才能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才能自证自己是合格的消费者。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工作伦理的内涵就发生了变化。
【消费主义的工作伦理】在生产者社会的工作伦理下,人们是为了养家糊口、道德适格而工作,在消费主义的工作伦理下,人们是为了拥有更多消费选择而工作。
既然是为了消费而工作,那么不消费,是否就可以不工作或者少工作?不工作可能也不行,因为太“无聊”了。没错,无聊也是消费主义社会“新穷人”的标志,因为无聊不符合这个社会“体面生活”的标准,无聊的你既没有足够的资本去体验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也无法找到一个令人艳羡的工作归属。
3)“过剩”的劳动力被社会抛弃
【“过剩”的劳动力】生产力的进步使得原本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组织形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的自动化和裁员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劳动力的“过剩”。
与失业是暂时性的不同,过剩是持续性的。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不再被需要。如何“处理”这种过剩,那就是抛弃他们。可是,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抛弃,因为这与工作伦理的内核相悖,如果人们意识到其中真相,很可能激发矛盾。如何以显得正当的、道德的方式抛弃他们?那就是污名化被抛弃者。
【被贴上标签并边缘化】“底层阶级”(仅特指西方“under class”)出现了,他们被刻意贴上这一标签,好让人“集中化处理”。被别有用心地归类于此的包括酗酒者、非法移民、单亲妈妈、辍学者、吸毒者等等。原本这些人只是因为种种因缘际会生活落魄之人,他们沦落于此可能有个人的原因,也可能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总之,个体的悲剧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他们有一个对于特权阶层来说的共同点,那就是无用。他们无法为他们带来价值,福利制度的构建只会消耗资源,那么就将他们抛弃吧,以一种“道德”的方式将他们抛弃。
话语权掌握在特权阶层的手中。世事是立体多面的,万事无绝对,从什么角度切入,说哪个方面,遣词造句如何,都会影响判断,这便是舆宣的力量。社会心理的塑造、舆论的引领,向来都是由特权阶层掌控。他们“解释”道,这些“无用”之人是自甘堕落,与旁人无关、与社会无关,所有的错误都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救助这些人是徒劳的、于社会无益的。
这种“有毒论”宣传效果显著,它使得社会合理化了对这些人的冷漠和疏离。那些还“有用”之人,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他们生怕走错一步而成为底层阶级的一员。人们也不会再对底层阶级抱有同情,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后果,必须自己承担,社会没有义务进行救助,他们是社会的“大麻烦”,如果他们全都消失,对大家都有益。
上述底层阶级这一概念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但我们也有变体。
【有用vs.无用,内卷vs.躺平】“你不干,有的是人会干”,这是是特权阶层刻意营造恐慌焦虑的威胁之言。在特权阶层的价值体系中,人群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对其有利。污名化、隔离那些“无用”之人,是对现在还暂时“有用”之人的警醒和威胁。如果“有用”之人不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那就是躺平、自甘堕落,是自愿选择成为“无用”之人的社会“渣滓“,不值得也无需被施以同情和帮助。这样,“有用”之人时刻时刻活在不奋斗就会被裁掉的焦虑中,即便内心厌恶也必须咬牙坚持。特权阶层利用这种恐惧,放大这种恐惧,即便是为所欲为也毫不顾忌,持续挤占非特权阶层赖以生存的资源。威胁越是巨大,人们就越是听话。
三、什么才是真的对、真的好
蒙上驴的眼睛,给驴套上绳具,一手拿着干草,一手拿着皮鞭,催促着驴一圈又一圈地重复着拉磨的活计。喂驴只能半饱,不至于饿死,还给驴希望,让驴在麻木中沉沦迷失。驴子怎么也看不到、更想不到,抽他皮鞭的人吃的是山珍,穿的是皮衣,住的是能遮风避雨的房子。驴子也不知道,它耗费生命磨出来的粮食,被带到集市上去卖,赚了好多钱,给抽他皮鞭的人又盖了一座更高更大的房子。有一天,驴子听到,隔壁的驴子不知道为何挣扎惨叫着被杀掉了。
从奴隶制,到农奴制,再到雇佣制,社会好像进步了,又好像也没进步。二八法则是人类社会的内核吗?乌托邦是空想吗?
经济好像进步了,快乐好像退步了;生活好像便利了,节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物质好像丰富了,环境也被破坏了;好吃的多了,健康问题也多了;现代通信手段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疏远了我们的距离;我们好像变得更加智慧,却也变得更加愚蠢。所以,什么对什么不对,什么好什么又不好?
在规则和秩序下困得越久,就越会失去对规则的质疑能力。以透支身体的方式换取劳动者所必须的基本生存资料是正确的吗?被排除在主流“工作”范畴内的家务、育儿是正确的吗?不被允许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正确的吗?富人愈富,穷人愈穷是正确的吗?道德、关怀式微是正确的吗……
在君主制消亡之前,也很少有人觉得人人平等才是常态。
来源:《密涅瓦下午茶》公众号